【媒體報導】創櫃板電影文創新秀吉時國際(萬寶周刊第1169期)
作者:莊正賢 2016/4/1
最近文創股震天價響,尤其是影視相關的特效或是電影製作公司,誰都想要拍出下一部「花千骨」、「瑯琊榜」,如果可以打入「美人魚」或是「捉妖記」等電影的後製更是人人求之不得的機會,普遍市場上給予大陸文創市場的想像空間也比國內大不知道多少,F-VHQ(4803)便是以大陸電影市場為主打的公司,專攻電影特效今年手上有超過8個合作項目,昇華(4806)更是橫跨兩岸的影視大亨,以電視劇編劇和製作為主要業務也受惠於大陸蓬勃發展的電視劇市場,但最近掛牌後隨即跌破承銷價的表現也讓不少人擔心這樣的商業模式是否有問題。而國內卻有一家登入創櫃板不久的文創公司吉時國際,完全不以大陸市場為目標,認為立足國內才是首要之務,想走出自己的路,也希望拉起台灣電影,更期望一步一腳印的擦亮手中那塊文創的大招牌,因此我們實地走訪了吉時國際,透過與董事長孫國欽的專訪了解公司的願景與藍圖。
重在地化題材 打造整合型娛樂產業
相信大家對票房1.4億的《雞排英雄》、3.1億《陣頭》和《逗陣ㄟ》等國片電影都不陌生,這些都是吉時國際出品的電影,而且就跟孫董一樣充滿了在地的「氣口」(台語)!孫董的父親孫明泉也是知名電影工作者,曾參與電影《魯冰花》、《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等電影製作,孫董承襲家學,投入電影事業後在前美商20世紀福斯公司董事總經理涂銘之引領下,發展上數幾部熱賣的電影「台灣˙人˙情系列」,除了這幾部皆為吉時出品的電影外,2010年獲4項金馬獎獎項電影《當愛來的時候》也是由吉時操刀行銷統籌,近幾年成果斐然,也十足的證明了公司投資電影的眼光不凡。以近幾年電影市場的趨勢來看,翻拍暢銷小說或真人真事的電影常常大受好評,吉時未來也計畫以取得小說或是漫畫IP並翻拍的方式推出以青春熱血、華人文化等題材的華語電影,像是2016預計推出YOUNG GUNS真人版《青春戰士》,還有2017年將翻拍同名小說的電影《無敵敗家子》。這樣在地化的策略有別於許多積極進軍中國大陸的文創公司,孫董認為現在台灣的文創產業都還未成型,正是在這塊土地上耕耘的時刻,期望透過大螢幕發揚華人地區的好故事,立足台灣後再放眼世界。除了電影事業外,公司的顧問團隊還囊括了演藝經紀、網路科技等專業人才也可以看的出來吉時國際並不侷限自己,而是希望成為橫跨娛樂產業的整合型公司。
電影、演藝、創新科技 三頭並進
吉時國際以3個業務項目為主軸,分別是電影製作、演藝經紀及新媒體平台,公司主要會以自身的資源投入電影製作,會以出資超過50%為目標,以最大化電影帶給公司的效益,同時也會以製片商的角度統包整個行政事務,包括找導演、演員等等到電影推出發行,演藝經紀部分,吉時國際參考了日韓經紀公司的標準化制度,從了解、分類、培訓到行銷包裝等等落實運作,以培養擁有硬底子實力的演藝人員,另外在媒體新平台的部分吉時國際推出了一個「超級明星船」的構想,這個平台將提供給二三線表演者一個發揮的舞台,讓表演者上傳自己才藝的影片,透過類似遊戲的方式與粉絲互動,可以累積經驗值等等獲得更高的權限。在孫董眼中,這3項業務並不是各自為政的,反而是可以相輔相成,創造1+1>2加乘效應的業務組合。超級明星船可以搭配電影的推出協助行銷,替公司創造知名度,更是一個充滿素人的平台,公司可以在裡頭發掘有潛力的藝人,藝人除了培訓以外可以借助公司自己拍攝電影的優勢,直接透過電影密集曝光,成名的機會也更大,對公司來說將新人培養成明星更是一本萬利的投資,後續在片酬、代言品牌等等為公司帶來的獲利非常可觀。
吉時國際在初期會以創意發想為主要營運模式,公司的經營團隊及顧問各自擁有不同的專長,不斷激盪出新的火花,營運面則會採用輕資產的策略,以一個統包商的概念將創新的構想項目用發包的方式運行,不斷嘗試的過程逐步累積實力與知名度,假以時日推出更多構想的同時導入穩定的獲利模式,目標成為華人圈裡的大型娛樂集團。公司的創新經營在創立短短2年的時間內便獲得肯定登入創櫃板,更目標今年底進入公開發行,有朝一日可以期待吉時國際成為資本市場文創產業中的生力軍。
本篇文章擷取於萬寶週刊第1169期,出刊日期為3月25日,於每週五全省書局或便利商店開始舖貨,因擷取文章時間與出刊日期會有時間差,請網友見諒,若想掌握最新最快的消息,歡迎長期訂購。